三桥村位于湖北三地市交界处,距城区约35公里,现有村民970户3717人,现有耕地面积5538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2014年全村贫困人口156户424人,是全省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之一,也是咸安区2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自2015年由组织任命为三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吴长江始终坚持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强基础、兴产业,全力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上任第二年即2016年,三桥村集体经济收入便实现了“由负转正”,达到34万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突破5000元,率先在咸安区摘掉了“穷帽子”。至2020年,三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00元,是咸安区由“贫困村”转为“小康村”的先进典型。
一是大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在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上持续发力。先后完成了杨堡河三桥段两岸整险加固加高,新建疏通硬化灌排水沟渠7000米,整治塘堰29口,翻新改造提水泵站14座;平整耕地3800余亩,改造农田1800亩,修通机耕道路40余千米,新修沟渠道路6000多米,建成产业路1.6公里,大幅提升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基础,彻底扭转了三桥村“靠天吃饭”“易涝易旱”的局面。另一方面,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上狠下功夫。先后完成4个村湾通村道路硬化和下水管道建设,建成文化广场3个、文化活动中心4处,组建文化体育活动队伍8支。同时,开展光纤入户、自来水进村等民生工程建设,开展“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大幅提升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是积极发展村级扶贫产业。“借鸡生蛋”培产业。引进武汉四季腾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600余万元,建成蔬菜生产基地1600亩,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余万元,年带动贫困户60余户参与基地务工。引进安徽种植大户投入资金200万元,发展非洲菊种植基地100余亩,吸纳当地群众40余人就近就地务工,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余万元。“长短结合”置产业。筹措资金185万元,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建成村级养殖小区9200平方米,引导40户贫困户参与养殖增收脱贫,每年每户可分得红利500至2000元。整合项目资金48万元,建成60KW光伏发电站,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争取项目资金270万元,建成60亩的温室连栋大棚,年租赁金15万元。“保姆服务”育产业。支持服务本村种植大户李华栋、吴伟妮联合贫困户李群、石良柱等组建专业合作社,建成瓜蒌基地360亩,年可带动贫困户10余户增加务工收入7000元左右。因户因人制定扶贫产业奖补政策,支持服务30余户贫困户独立自主发展种养殖业,不断强化贫困户自主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