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浮山街道办事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决策部署,不断丰富法治政府工作实践,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现将我街道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以学促建,第一责任职责全面压实
一年来,我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双泉社区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平安建设工作进入全区优秀行列,法治政府建设部分经验成效被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咸宁日报等争相报道。一是主职领导带头学。始终坚持首个议题制度,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湖北省干部在线学习、学习强国等载体,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书记带头讲廉政党课66次,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党课30余次;二是专题培训集中学。建立“浮山街道基层党校”,并邀请一批专业领域的优秀师资力量作为党校兼职教师,分领域、分层次开展业务培训20余次,3月召开为期3天的全体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9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村社区两委干部业务能力培训班,共覆盖街道机关干部、村(社区)两委、居务监督委员超千人次。组织开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学习课堂(参观红色景点)35次;青年党员干部廉洁教育专题培训会3次;保密、创文、新财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专题培训、防汛抢险应急演练等业务培训会36次。三是加强组织保障。成立街道党工委书记挂帅、政法委员牵头、其他党政领导参与,人大监督、直属事业单位和20个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街道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平安办,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协调推动各项工作,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能够得到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健全机制,法治建设体制不断完善
一是健全制度机制。根据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制定街道工作要点,年初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会,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做到责任清、任务明。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情况,及时纠正偏航,确保我街道法治建设这一“牛鼻子”前进方向正确。同时落实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述职述法制度。如2022年,辖区部分党组织存在软弱涣散问题,针对该问题,由党工委书记挂帅开展专题整顿,完成该党组织阵地提档升级、人员结构新增优化。二是强化人才建设。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2022年7月我街道通过执法考试干部7名,截至2022年底我街道共计39名干部取得执法证书。9月,考取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人员45名,其中初级证书36名,中级9名,截至2022年底街道共72人持社工证,持证比例42%。2022年智慧普法依法治理能力积分学习和年底普法考试街道干部完成率100%。三是引进法律顾问。建立法律顾问制度,通过购买法律服务方式,为辖区20个村、社区工作站选派社区法律顾问。定期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宣传咨询活动,在处理涉法事务时必须要有法律顾问参与,成为街道政府工作部门实施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重要环节。截至目前共计接待咨询百余次,参与调解10余次,提供其他法律服务10余次。
(三)深化改革,营商环境建设不断优化
一是服务理念更强化。尤其是强化涉企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树立“企业发展我发展,企业繁荣我繁荣”的理念,街道党工委班子驻点,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二是检查监督更规范。规范各类检查指导工作,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开展检查指导。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给予企业先行整改时限,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使企业尽快达到标准。各直属执法部门慎用罚款、停产、停业等强制措施,开展执法工作回头看,对违法违规干扰企业正常经营行为,依法依规查处。三是政务服务更便民。以“便民利企提速增效”为主线,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通过咸宁市统一综合受理平台受理社保、民政、卫健、医保等有关部门的网上业务办理,充分践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政务便民服务能力,减少申请人办事负担,实现百姓少跑腿、事项就近办,努力打造“有温度”的政务便民服务环境,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四)宣教结合,社会法治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紧跟“核心”。坚持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职责,确保重大行政决策主体、权限、程序和内容合法合规。重大行政决策等必须经党工委会议或者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二是紧扣“中心”。坚持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对重大事项做到“墙上(公示栏)、网上、会上”公开;对民政救助补助、新兵入伍、医疗报销、养老保险年审以及政府应对外公布的事项及时公开;重点推进年度预算、重大建设项目、财务收支、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主动公开党务、政务、政策法规和办理流程,及时通过区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xianan.gov.cn/)公开财政预算、班子岗位职责、政府工作报告和工作动态等信息;通过街道宣传长廊和社区宣传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开办“乐居浮山”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开发布政策法规、工作动态、便民服务等信息,2022年,我街道共在各类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952篇,其中中央级媒体19篇、省级媒体62篇、咸宁日报135篇、香城都市报155篇、云上咸宁220篇、咸宁新闻6篇、云上咸安350篇、咸安新闻5篇。三是紧盯“重心”。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法作出决定。梳理街道权力清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和问责机制,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等制度。根据街道赋权事项清单,街道职权清单共计303项,其中法定权力事项70项,赋权承接事项233项。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稳步提升执法队伍持证上岗率。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扩大党内民主、坚持党务公开,严格落实干部任前公示、党员发展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监督。依托综治中心,实行多元化调解方式,12月以来,我街道累计召开信访联席会议20余次,化解初信初访128件,化解率达90%以上,占春秀、陈金莲、祝加利等遗留问题彻底化解,信访积案和重复治理件较上年度减少50%。确保了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区两会等重点时期辖区治安稳定、社会政治大局平安稳定。持续加强特殊人群管控工作。精神患者在册人员287人,其中纳入低保人员88人,享受精神患者“以奖代补”政策16人。现有社区矫正对象在册36人,无重新违法犯罪,无脱管漏管现象;五年内刑满释放人员123人和三年内解除社区矫正人员187人,安置帮教率达100%。吸毒人员197人、社戒社康人员83人,结合5+N管控措施确保吸毒以及社戒社康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目前辖区邪教人员已清零,对已教育转化邪教人员再次上门慰问,巩固转化成果。
二、存在的不足
2022年以来,我街道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组织保障力度需进一步加强。由于基层人力资源有限,加之基层工作复杂,无专职法治工作者,工作人员从事法治工作的同时还需兼顾其他工作,工作精力和业务能力与目前法治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法律顾问实效还需进一步发挥作用。没有形成法律顾问提前介入、全过程参与的法律服务新模式,还未形成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的风险防范机制。法律顾问参与行政决策论证、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等方面发挥作用还不够明显。三是法治建设的宣传氛围不够浓。普法学习活动和教育宣传形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教育对象还可以进一步拓展。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 进一步抓好法治队伍建设。有针对性、经常性、多渠道地对全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驻街所队,进行部门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突出抓好公正执法、纪律作风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适应依法行政的新要求。
2. 全力提升法律顾问服务实效。做到法律顾问重大纠纷调解在场、重大决策在场、重要规章制度修改审核在场、重大事项法律咨询解答在场、重要节点普法宣传在场,确保在法治的轨道上开展工作。
3. 进一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一是加强法治文化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发挥社区广播、微信、短视频、微博等新媒体优势,开展公益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传,初步形成“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基层法治文化传播态势。二是广泛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积极举办法治书画、法治漫画、法治摄影等作品征集、评选、展示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热情。三是开展精品案例汇编、以案释法、现身说法等活动,通过组织群众旁听庭审、案件宣讲等形式,使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群众开展法治宣传的过程。
浮山街道办事处
2023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