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制。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六个方面。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电子版可在咸安区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下“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专栏中下载。如有疑问,请与咸安区浮山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办公室联系(地址:咸安区嫦娥大道与010乡道交叉口北150米,联系电话:0715-8320878,邮政编码:437000,电子邮箱:xafsb@xianan.gov.cn)
一、总体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处始终坚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机关新形象为目标,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和形式,提高行政工作的透明度,拓展政务公开的范围,以求真务实精神,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确保群众的知情权,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单位信息
根据《区委办公室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共咸宁市咸安区委浮山街道工作委员会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政府浮山街道办事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我处核定行政编制41名,实有在编人员37名。领导职数:三正八副。我处设置有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经济服务办公室、社区工作办公室等5个内设机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网格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执法中心等三个直属事业单位。办公地点设在咸安区嫦娥大道与010乡道交叉口北150米,工作日办公时间为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夏时制为15:00-18:00),对外办公电话:0715-8320878。
(二)组织领导
“条例”下发后,我处高度重视,以“规范、公开、方便、效率”的原则,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要求各村(社区)和处直部门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强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我处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进度安排,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主任龙栋为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专人专岗负责,负责收集整理公开信息和督办各村(社区)、处直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达到了“全覆盖”和“无缝隙”,形成了横向广泛参与、纵向分级负责的信息网络。
(三)平台建设
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方式进行平台建设。一是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xianan.gov.cn/)相关模块发布本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信息。二是在镇村两级政务公开栏公开相应的职权事项、办事流程图等内容,方便群众办事。同时,将扶贫、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政策及落实情况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三是通过咸宁市统一综合受理平台受理社保、民政、卫健、医保等有关部门的网上业务办理,充分践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服务理念,四是开办“乐居浮山”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开发布政策法规、工作动态、便民服务等信息,切实提高群众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五是积极与新闻媒体合作,充分宣传贺胜桥镇的改革与发展。
(四)政府信息公开
1.主动公开信息总量。2020年,我处共在各类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300余篇,其中包括省级以上媒体6篇、市级媒体(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99篇、云上咸宁、云上咸安等客户端250余篇;在咸宁市统一综合受理平台受理各项业务有36件;在咸安区人民政府网站中涉及浮山的公开信息有597条,其中包括发布新闻544条,信息公开年报10条,投诉、求助、咨询、建议来信18条,政策性文件11条,其他14条;在12345平台中受理投诉案件486件,办结总数504件,办结率100%。
2.疫情防控情况。一是抗击疫情众志成城。面对年初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全处上下团结一心,迅速构筑起小区管理网格,建起164个临时党支部,发动1402名志愿者,对辖区209个小区和125个村湾进行封闭管理,服务群众10余万名;先后开展7次入户大排查,累计摸排13139名各类返乡人员和843名特殊人群;率先组建起全区第一个集中隔离点,完成65个病例(含临床)楼栋小区的硬封闭值守管理,150位留调人员的转运和接送,311名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和584名汉返及发热病人的跟踪管理,充分弘扬了党员干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精神。二是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为助力疫后经济重振,加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我处全力当好“店小二”,专门开辟“绿色通道”,组织专班专办,全面帮助辖区6987家企业顺利实现复工复产,累计帮助14937名在职员工第一时间返岗就业。同时,建立企业长效帮扶机制,坚持一企一策、定期询访,精准摸排企业经营困难,实施企业帮扶举措,打通“用人-就业”信息梗阻,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安排进厂务工622人;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及时发放规上企业疫情补贴6万元,减免国有厂房租金120余万元。
3.脱贫攻坚情况。我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最新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区精准扶贫相关会议精神。一是积极落实扶贫政策。全面完成消费扶贫任务55860元;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0.77万元,扶持59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等小产业;兜底保障210户,501人;教育帮扶179人,雨露计划21人;残疾人补贴152人,其中一二级重度残疾人97人;危房改造41户;发放扶贫贷款88户,573.1万元。二是不断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就业信息发布覆盖务工群体达2万余人,服务送出务工人员2500余人;新增公益性岗位37个,确保所有脱贫户都有固定收入,稳定脱贫。
4.项目建设情况。我处高度重视市区重点项目建设,组建专班,集中攻坚,奋力推动龙潭水镇、泉都学校、咸宁大道西段延伸线、十六潭公园(四期)、淦水商业城解危拆除、青龙和杨下卫生室等项目建设。其中,龙潭水镇项目中,龙潭河路段两侧用地均已协调、平整、绿化完毕,余佐新桥、森林公安旁道路均已建成通车;咸宁大道西段延伸线项目(一期)中涉及我处的5公里路段路基建设已基本完成;泉都学校项目,涉及拆迁户100户,总拆迁建筑面积10800㎡,现已全面启动。
5.经济发展情况。一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截至11月,全处6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27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新筹划2个(外国语学校清华城扩建校区、双泉村四组农商业服务中心),已入库1个,完成投资额(含2019年投资未报完的数据)2.47亿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个,14家限上商贸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亿元。二是园区经济日益壮大。2020年孵化园进驻9家企业,累计完成税收523万余元,其中捷优信达电子、阁锐特智能家具、长松食品、润生食品四家企业总产值均已超过千万。三是产业发展卓有成效。我处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强化资源整合,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投资项目10个,其中工业项目2个,累计引进资金3.2亿元。加快实施太乙教育农园项目、推广白鹤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切实推动全域旅游;积极谋划打造双泉商贸物流中心、浮山教育培训中心和大畈行政文化中心,逐步建成服务专业、功能强大的城市经济发展新内核。
6.城乡建设情况。一是旧城改造整体推进。我处聚焦聚力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坚持书记挂帅、党委包保,统筹推进大畈五组、旗鼓四组、省煤机等片区棚改项目,其中大畈五组片区棚改一期项目涉及拆迁户320户,总拆迁建筑面积3万㎡,已全面清零;新启动二期项目涉及拆迁户154户,已完成153户,仅剩一户,总拆迁面积达17683.44㎡。全面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我处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7个,9月上旬已全部协调完毕,并率先交付施工方建设。目前,已改造完成12个小区,受益居民达2239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二是文明创建真抓实干。为切实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我处多措并举,实行党委包保责任制,设立创文专项经费,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集中整治75个三无小区(散居片区),35处闲置地块,66条背街小巷,关停取缔“散乱污”经营户7家,修缮断头路及路面破损100余处、安装路灯336盏、绿化面积3万m²、拆除违建157处面积13720m²,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率先组建全市首支村民志愿服务队,辖区注册志愿者人数达3681人,创新推广“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积分制,累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1200余次,居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广泛开展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星空夜话”“茶话会”等创文文艺演出暨宣讲活动235场,联系“党员下沉小区、 擦亮小区颜值”“手牵手共建美好家园”等文明创建志愿服务408次,举办“创意无限 乐享暑假”“文明礼仪课堂”等文明教育助学40场,参与“义诊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社区”等医疗服务33次,组织“治安巡逻进小区”“红袖章夜间村湾巡逻”等平安创建12次,群众文化生活极大丰富。三是固卫城考立行立改。为妥善做好固卫、城考迎检工作,我处持续加强城区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快速整改,市区两级固卫督办26件、反馈问题线索198条,城市月考反馈问题100条,我处均在规定时限内全部完成整改到位;坚持自查自纠,组建专门督查专班,实行常态化巡查,制定《城考工作细则》,明确考评办法、完善奖惩机制、强化结果运用,确保督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整改。截至目前已持续整改问题线索829条,集中清理建筑、生活垃圾4000余吨、违规种菜6000余平,乱堆乱放1200余处;坚持控增量、消存量。严格落实上级规划部门和市、区两级工作指示方针,进一步加大控违拆违工作力度,为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创文复卫等工作扫清障碍,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全年累计拆除违建157处面积13720m²,制止停工41户面积3970m²。四是美丽乡村创先争优。我处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抓好“厕所革命”,组织实施一期3个污水处理站、公厕及163户厕改户的自查自改,全面完成二期554户厕改;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保障农村村湾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实行垃圾分类投放、集中处理;突出环境治理,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全面完成龙潭、余佐村湾污水管网改造工作,增设路灯186盏,硬化路面1500余米,栽植绿化面积达8000平方米;建立长效机制,探索推广专人专管卫生长效治理模式,设置村湾专职保洁员、护林防火员、塘堰库专管员,实现村湾环境卫生长效管护。目前,余佐村、白鹤村均已纳入2020年全省美丽村湾整治村。
7.民生保障情况。一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纳入低保607户,793人,发放低保308216元;纳入特困49人;临时救助140人次,救助金额302140元,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完成医保缴费28385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保参保率100%。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孤儿申报孤儿补贴,为残疾人弱势群体申报“两补”。帮助困难退役军人申请临时救助92人次,落实拥军优属优待政策,发放义务兵优待金43.839万元、抚恤定补资金177.9766万元。申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约1080人,待遇发放金额361318元。二是关心关爱特殊群体。疫情期间,对所有特殊人员实行“一对一”包保,做好每日信息排查和人员跟踪工作,确保防控措施、基本生活保障和关爱守护落实到位。加强“三留守”人员的关爱和管理,对34名“三留守”人员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及时解决生活困难。
8.依法行政情况。一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从事专门服务,坚持重大事项、疑难复杂事项法律顾问参与或事前征询意见,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及时组织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学习,广泛开展“七五”普法及“平安示范户”(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扎实开展国家安全法、禁毒宣传、网络安全以及《社区矫正法》、《宪法》、《民法典》等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法治宣传,全镇居民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三是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全面建强治安防控体系,率先在全市建起乡镇综治中心和试点村(社区)综治中心,依托“雪亮工程”,充分利用城区派出所技防优势,组建专门治安巡逻队伍,建立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并重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年查处涉毒案件19起、涉黄案件8起、涉赌案件23起、盗抢骗案件327起,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坚持书记挂帅、分管参与、全员上阵,共同抓好信访工作,全年我处共接待受理各类信访案件214件,通过书记陪访、定期约访、带案下访、包案化解等方式解决信访案件205件,办结率达95%;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在重点领域、重点群体深入开展“问题”和“苗头”的双重梳理和摸排工作,实行红色体检,坚决防止“涉黑涉恶等不符合条件的干部”进入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不断拓宽群众举报途径宣传,针对问题线索,第一时间联合职能部门重点整治、坚决打击,确保有举必查,有罪必惩。
9.财政预决算情况。编制审核中,另行单独公开。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1.存在的主要问题。2020年,我处的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认识不够到位,少数干部对实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工作被动。二是工作力度不大,政务公开的力度不大,进展不快。三是有的公开内容不规范、不具体,重点不突出,有的栏目长期不更新或缺乏动态内容,失去了公开的意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切实解决,不断把政务公开工作推向深入。
2.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提高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认识,切实提高站所对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认识,把它作为加强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的大事抓紧抓好;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健全有关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反馈制度,确保把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进一步提高公开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上新台阶。四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对涉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重大决策应及时公开。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2021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