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内容和格式编制。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六个方面。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电子版可在咸安区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下“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专栏中下载。如有疑问,请与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人民政府党政综合办公室联系(地址:咸安区大幕乡常收街德才路1号,邮政编码:437018,联系电话:0715-8682192,邮箱:xadmx@xianan.gov.cn)
一、总体情况
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幕乡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全国、全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积极履行《条例》规定的法定义务,积极深化主动公开、规范依法申请公开,强化本级政务新闻、各职能部门政务公开等方面内容,深化公开内容,丰富公开方式,规范运作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大幕乡基本情况
大幕乡属咸安区下辖乡镇,位于咸安区东南部,幕阜山区北麓,距咸安城区34公里,属低山丘陵地带,东北方是海拔695米高的白云山,东南方是海拔954米高的大幕山。全乡总面积164.9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5%。全乡现有核定行政编制37人,在编在岗28人,乡政府共设有3大部门,其中党政综合办承担全乡日常工作,各级各部门的综合协调工作;经济发展办公室承担辖区内工业、农业、扶贫开发、第三产业发展等与经济发展有关的工作;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协调与社会事务有关的工作。全乡下辖井头村、金鸡山村、泉山口村、桃花尖村、马安头村、常收村、西山下村、东源村、石桥村、大幕村、南山村、双垅村、高峰村等13个村,常收社区、石桥社区等2个社区,共有207个生产小组。共有大幕教育总支、大幕常收中学、大幕派出所、大幕财政所、大幕林业站、大幕卫生院、大幕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大幕市场监督管理所、大幕司法所、大幕人社中心、大幕城管执法中队、大幕供电所、大幕电信所、大幕农商行支行、大幕邮政支局等15个乡直部门。大幕乡政府办公地点设在咸安区大幕乡常收街德才路1号乡政府办公楼,工作日办公时间为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夏时制为15:00-18:00),对外办公电话:0715-8682192,邮政编码:437018,电子邮箱:xadmx@xianan.gov.cn。
(二)组织建设情况
我乡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及时调整充实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明确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党委委员为副组长,相关乡干部,乡直各单位负责人、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任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信息公开工作给予具体的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工作及日常维护等各项事宜,为顺利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过程中,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结合我乡的实际,通过搭建平台不断创新信息公开载体,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一是搭建政务平台,深化公开内容。通过咸安区政府门户网(http://www.xianan.gov.cn)、云秀大幕微信公众号发布政务公开工作信息。结合我乡的实际工作情况,设置基本概况、工作动态、信息公开、办事服务、互动回应、专题专栏六个栏目部门,重点公开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乡政府领导人员名单及其工作分工;乡政府规范性文件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乡政府提交区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乡政府重要会议的主要内容; 乡政府主要工作动态;乡政府与群众的互动回应,公开解决群众的疑惑并接受群众的建议;乡政府主动公开的其他信息。二是创新公开载体,优化公开形式。除了运用政府子网公开信息以外,我们还利用政务公开宣传栏、新闻、广播、报刊等形式进行公开同时编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指引或办事指南,详细列明单位机构设置、各项职能、相关政策法规及业务办事流程,方便群众查阅了解。
(四)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1、主动公开信息总量。2020年,大幕乡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主动公开发布各类信息351条,其中通知公告信息120条,工作动态信息151条,政策文件信息12条,图片新闻信息83条,全年依法申请公开信息。
2、政务服务方面。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原则,2016年2月动工建设大幕乡便民服务中心,2017年12月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总面积4230平方米,共有办公业务用房37间、会议室4间、接待室1间、档案室1间、便民服务大厅1个。为方便群众办事,将便民服务大厅设在一楼,内设便民服务窗口13个,提供民政、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常收社区、林业站、财政所、工商所、食药所、司法所、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城建、农业综合等便民窗口服务,受理计生办理、低保及特困办理、残补办理、社保卡办理、慢性病补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理、信访接待、司法解释、法律援助等事项各项事务共90多项。截止2019年底,乡、村两级服务中心(室)共办结各类事项25433件。
3、大数据建设方面。我乡积极开展湖北省政务服务网及鄂汇办App推广工作,完成鄂汇办App注册7356人。摸底、整合乡、村两级基础信息,联系第三方公司设计“掌中宝”平台,搭建数据框架,目前正在成型中。
4、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创建方面。我乡进一步延伸、健全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完成了井头村、金鸡山村、泉山口村、马安头村、西山下村、东源村、南山村、双垅村、石桥社区等村(社区)的标准化便民服务室建设,建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窗口服务与部门办公一站式处理,一条龙式服务,通过开展集中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改善政府形象。
5、 “12345”公共服务热线方面。截止2020年12月31日,大幕乡共管理咸宁市公共服务热线平台账号14个,均实现了12345热线平台专网联通,对15名联络员进行了集中管理和培训,实现了12345热线平乡、村全覆盖。2020年全年大幕乡承办工单93条,办结93条,办结率100%。
6、重大建设项目情况。白云山风力发电项目。作为市级重点投资项目,总投资达8.57亿元,主要建设38台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规模100MW。我乡成立协调专班,全力跟进项目进展,投资近7亿元,110KV升压站、集电线路、外送线路已进入带电阶段,风机基础浇筑14基,吊装平台完成24基,风电场道路建设45公里,第一批机组将实现并网发电。西山下艺术写生基地项目,区级乡村振兴示范点,总投资3233万元,进行道路改造、民宿改造、生态环境修复等,完成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实现13户112间民宿装修和2000㎡特色文化餐厅建设,树立美丽乡村文艺标杆品牌。全力推进S360道路建设,实施402县道东片、西片道路建设;集镇街道拓宽、文化广场刷黑、云台山公园亮化绿化工程、文化站提档升级工程、公共文体公园建设等民生项目有效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全乡社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乡村面貌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7、精准扶贫情况。今年我乡继续以扶贫攻坚统揽全乡各方面工作,坚持“头顶扶贫攻坚,一手抓党建(社会治理),一手抓经济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持续夯实乡村两级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目标导向;强抓巩固提升,持续抓好扶贫政策的跟踪落实、动态管理、扶贫项目建设等工作,做好脱贫村及脱贫户后续发展和返贫防控文章,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精准落实教育、医疗、住房等扶贫政策。申报13个扶贫项目,含4个扶贫产业、9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专项扶贫资金421.5万元。目前,双垅村竹炭厂、西山下电子商务中心、西山下村制茶车间、南山村楠竹加工厂、桃花尖村林下养殖项目、双垅村竹筷厂。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1、存在的主要问题。2020年,我乡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够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识还未真正全面到位,依法公开意识不强,缺乏公开的主动性;二是个别信息公开不及时以及信息数量偏少。
2、改进措施。一是增强政务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政务公开的规范性,提升信息公开的质量;二是强化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工作,进一步充实公开内容,围绕社会广泛关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扩大主动公开信息量。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用心谋划重点项目。一是特色集镇建设。以现有常收集镇为中心,向东西两个支点双向延展,形成“一个中心,两个触角”的集镇格局,东边辐射至西山下艺术写生创作基地,西片以S360为主线连接沿线村湾,形成“云秀大幕 樱花小镇”特色集镇的基本雏形。二是东源花谷风景区建设。以“缤纷森林,悠然田园”为主题,打造东源花谷田园综合体。综合体规划建设区总面积达12.6平方公里,加快推进入口综合服务区、山下陈民宿体验区、山下游览服务区、山顶游览区四大重点区域建设。三是红豆杉旅游观光风景区建设。结合桃花尖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优势,以村内1000多棵野生红豆杉、2万亩红豆杉保护区为自然优势,打造红豆杉旅游观光风景区建设,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四是艺术写生服务产业建设。以大幕山艺术写生创作基地作为发展艺术写生服务产业的“引流点”,建成咸宁市首家艺术写生基地,打造湖北省颇具品牌的写生基地。五是楠竹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以艺竹情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竹工艺品行业水平,发展竹炭、竹筷、竹工艺品等楠竹精深加工,加快形成全竹产业链条,建成楠竹加工产业园。
2.乡村振兴初步起步。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要求,强调规划引领,实施“三乡”工程,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乡村创建。同时以东源花谷、大幕山写生创作基地为建设重点,在省道360及扶贫旅游公路沿线,连点成片打造特色景观,培育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品牌点,促进探春赏花休闲游快速发展,实现沿线景观有看点、示范振兴有特点、休闲旅游有亮点。借助大幕乡优质的绿色资源,发展竹笋、有机乡土干货、云雾绿茶、优质粮油等特色农副产品。目前大幕乡已初步搭建起电商服务平台,注册“云秀大幕”商标,建立大幕乡云秀电商服务中心,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湖北特色馆,与湖北麦盟商贸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农副产品销售专员制度,依托电商资源,形成品牌效应,打通农副产品线下收购、线上售卖内循环流通渠道。
3.绿色产业呈现新局面。青山绿水、优美生态是我乡绿色崛起的根基。我们重点发展楠竹、茶叶等林特产业。目前大幕乡共有24家从事竹产业有关的加工型企业,以艺竹情竹工艺品加工企业、双垅楠竹加工厂、林丰竹业有限公司两家初具规模竹加工企业为代表,楠竹产品逐渐向竹炭、竹筷、楠竹工艺品方面发展,产业迈向深加工、精细化,楠竹产业链条初具规模。在白云山、西山下村发展千亩茶园,引进咸宁市幕峰有限公司、绿源合作社,支持幕峰茶业有限公司改进茶叶生产工艺,提高品质,打造“幕峰”省级名优茶。绿源合作社在管理好西山下示范茶园的同时,建设茶叶生产车间,发展观光农业。
2020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