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外来(返)咸人员排查与健康管理。近7天内,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省防指划定管控地区来(返)咸人员按照疫情防控政策,分类落实集中医学观察、居家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社区健康监测;省外无本土疫情县(市、区、旗)来(返)咸人员进入社区、小区、学校、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本土疫情县(市、区、旗)其他低风险地区来(返)咸人员落实7天社区健康监测。
二、交通服务站点疫情服务。交通服务站点主动提供“落地查、落地检、落地管”服务,对经交通服务站点入咸车辆和人员提供“落地查”服务;对省外来(返)咸人员提供“落地检”服务;对近7天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省防指划定管控地区来(返)咸人员,做好“落地管”服务。
三、社区报备和主动排查。省外来返咸人员要提前向目的地社区(宾馆酒店)报备信息,入咸后配合社区核实行程,按照社区通知主动落实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不主动邀请、不组织中高风险区所在地人员来咸旅游。
四、做好聚集性活动防控。原则上不举办(承办)大规模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承办)的,主动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五、做好公共场所防控。出入各类公共场所要规范佩戴口罩,主动测温扫码进入,配合工作人员接受查验码和查验核酸证明等疫情防控工作。配合落实文化休闲、娱乐场所、旅游景点的限流、预约、错峰、验码工作。购买“四类药品”落实实名登记。
六、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对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和陪护等风险人群开展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前留观管理;对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5大类52小类重点人员,按照规定检测周期和频次开展核酸检测;对公共场所、医疗机构、进口货物和食品、集中隔离场所等重点环境开展核酸检测,发挥好监测预警作用。
七、做好个人健康管理。自觉遵守防控措施,有序配合开展核酸检测,不扎堆、不聚集,非必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咽痛、干咳、发热、乏力、嗅觉减退等不适症状,就近前往发热门诊筛查,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