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三、人员及编制情况
四、部门年度工作重点
第二部分 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情况及说明
一、预算收支安排及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及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三、政府采购预算安排及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四、“三公”经费预算安排及增减变化原因情况说明
五、国有资产占用及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七、2025 年部门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 2025年部门预算表
反映本部门(含所属二级单位)预算收支的总体情况。
一、部门收支总表
二、部门收入总表
三、部门支出总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明细详见:咸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单位 2025 预算公开表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
1.主要职能。
区文化和旅游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化和旅游、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实区委工作安排,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化和旅游、体育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拟订文化和旅游、体育政策措施,起草有关文化和旅游工作规范性文件。
(二)统筹全区文化和旅游、体育事业及相关领域产业发展,拟订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和旅游、体育融合发展及体制机制改革。
(三)指导、管理全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工作,指导规范全区重点文化和旅游、体育设施建设,组织全区文化和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推广,制定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指导、推进全域旅游。
(四)管理全区文艺事业,指导全区艺术创作生产,扶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文艺作品,推动各门类艺术、各艺术品种发展。
(五)负责全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深入实施文化和旅游惠民工程,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六)指导、推进全区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七)负责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拟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普及、弘扬和振兴。
(八)指导、管理全区文物和博物馆事业,负责全区文物保护、抢救、研究和展示利用等工作。承担文物和博物馆有关审核、监管工作。指导、协调重大文物保护和考古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指导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协作。负责全区文物科技保护和科研工作,推动完善文物和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与信息化建设。
(九)统筹规划全区文化和旅游、体育产业,组织实施全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文化和旅游、体育产业发展。
(十)指导全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市场发展,对文化和旅游、体育市场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和行业监管,推进全区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规范文化和旅游、体育市场。
(十一)指导全区文化、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组织查处文化、文物、旅游、体育等市场的违法行为,督查督办大案要案,维护市场秩序。
(十二)指导、管理全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对外及对港澳台交流合作和宣传推广,组织大型文化和旅游对外及对港澳台交流活动。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2025年局机关内设办公室、人事股(财务股)、公共服务股(艺术股)、文物和非遗股、产业发展股、市场监管股(行政审批股)、体育股等7个科室。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下属6个事业单位,其中,文化市场执法大队、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为非独立核算单位,与局机关统一核算;文化馆(含原楚剧团)、图书馆、博物馆为独立核算的预算单位。
三、人员及编制情况:
区委编办核定区文化和旅游局机关行政编制15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内设机构正职7名,核定文化市场执法大队事业编制51人、业余体校事业编制3人,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3人。2024年末文旅局机关在职人员48人,其中行政编制13人、事业编制32人、三支一扶生3人,遗属2人,退休人员38人。
四、部门年度工作重点:
1.立足温泉特色资源禀赋,大力做好温泉产业名片;继续做优文旅宣传促销工作。
2.持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完善区级图书馆群艺馆总分馆体系。
3.进一步严格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执法,加强部门协作,有效规范文旅市场。
4.继续做好各级文保单位文物安全和保护工作,做好各类场馆的免费开放工作。
5.开展元旦、春节等传统节庆和乡村春晚等演出10场次。
6.参加湖北省群星奖、咸宁市“香城大舞台”等省市文化活动。
7.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进景区、进社区、进军营、进乡村、文明创建等公益演出30场次。
8.拓展免费开放工作,开设美术、书法、舞蹈、音乐、戏曲、茶艺等艺术夜校培训班60余期。
9.文艺精品打造:
一是以“汀泗红色文化”为题材打造情景剧《风雨汀泗桥》;二是以“何功伟、钱瑛等咸宁革命英雄事迹”为题材打造精品话剧;三是深入挖掘非遗项目,打造咸安山歌三部曲之田歌;四是提升打造原创舞蹈《又见桂花开》参加第五届湖北艺术节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活动。
10.积极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中心工作及重大文艺演出工作。
11.配合各乡镇开展平安创建、廉政家风宣教、文明城市创建等巡回宣传演出和百姓文艺宣讲活动,同时做好农村业余团队的辅导培训和指导工作。
12.积极策划开展乡村基层阅读活动,充分利用17个直属分馆、12个馆外服务点,形成以区馆为中心的总分馆体系,定期举办主题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阅读体验活动,激活基层文化活力;联合各级单位、社会团体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工作,共同缔造文化活动。
13.持续开展“图书馆之夜·遇见”系列活动,利用动态载体将阅读成果优化整合,不断开拓创新,丰富阅读形式。
14.围绕《复兴文库》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通过深化拍摄形式,引导读者深入了解和学习相关内容;根据传统节日常态化开展图书馆七大主题活动。
15.推进“文脉咸安·漂流书香”漂流书包活动,精心组织大型阅读分享活动,在一学期结束后,由各校评选出“个人优秀读书笔记”“优秀阅读小组”“书香家庭”等奖项,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及精美奖品。
16.结合时事热点、国家安全教育及厚植爱国情怀等主题,持续推进“安全教育课堂”品牌活动,增强读者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安全意识;加强读者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推进“自然教育课堂”,引导读者学会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17深入推进流动图书车进学校、进机关、进部队、进企业等活动;
第二部分 2025年部门预算安排情况
一、 预算收支安排及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2025年部门预算收入安排总计3122.1万元,比上年增加906万元,增加40.88%,原因是:1、增加了因机构改革调过来的11个人,增加了人员经费及日常公用经费;2、增加了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工程建设项目经费;3、增加了其他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392.1万元,社保基金拨款0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500万元,纳入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230万元。
2025年部门预算支出安排总计3122.1万元,比上年增加906万元,增加40.88%,原因是:1、增加了因机构改革调过来的11个人,增加了人员经费及日常公用经费;2、增加了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工程建设项目经费;3、增加了其他收入。其中:人员经费支出670.23万元,标准公用经费支出63.53万元,项目支出2388.34万元。
按功能科目分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1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9.05万元(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支出70.0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支出35.01万元,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1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4.75万元(含行政单位医疗34.75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61.3万元(含住房公积金53.2万元,提租补贴8.1万元)。
按经济科目分类:工资福利支出667.3万元(含基本工资、 津贴补贴、奖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住房公积金、其他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63.53万元(含办公费、会议费、 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2.93万元(含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
2025 年部门预算支出较 2024 年增加906万元,上升40.88%。
其中:人员经费增加127.32万元,原因说明增加了因机构改革调过来的11个人,增加了人员经费;标准公用经费增加9.6万元,原因说明增加了因机构改革调过来的11个人,增加了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增加792.8万元,原因说明1.增加了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工程建设项目经费;2.增加了其他收入。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及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日常运转支出以及提供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发生的支出。2025年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安排63.53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2.4万元、公务车运行维护费3.5万元,会议费0.5万元,培训费0.5万元,公务接待费1.1万元,其他交通费用9.53万元,工会经费9.07万元,福利费11.33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5.6万元。
与2024年相比增加9.6万元,增长17.8%。
增加原因说明:增加了因机构改革调过来的11个人,增加了日常公用经费。
三、政府采购预算安排及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切实做到“应编尽编, 应采尽采”。2025年,我单位政府采购预算723.5万元,其中货物类采购预算93.5万元,工程类采购预算630万元。主要用于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工程建设项目经费。比上年61.94万元增加661.56万元,增加1068.07%。
增加原因说明:增加了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工程建设项目经费。
四、“三公”经费预算安排及增减变化原因情况说明
(一)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安排4.6万元。与2024年预算支出4.1万元相比,增加0.5万元,增长12.2%。
1、2025年公务接待经费预算1.1万元,与2024年相比,减少0.5万元,减少31.25%。
2、2025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0万元,与2024年相比,减少0万元,减少0%。
3、2025年公务用车购置预算0万元,与2024年相比减少0万元,减少0%。
4、2025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3.5万元,与2024年相比增加1万元,增加40%。
(二)“三公”经费增加原因说明:增加了1台公务车,相应的公务车运行及维护费随之增加。
五、国有资产占用及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根据部门预算单位国有资产情况表,固定资产单位房屋建筑面积3860平方米。2024年10月8日,咸安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机构改革公车编制调整的通知》(咸安公车办文〔2024〕1号),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核定业务用车编制2辆。电话机5台,有旧坦克一台,其余是电脑、办公桌椅等通用设备。另外在建工程3项、其他公共基础设施3项;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2项。
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2025年部门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总计500万元。
2025年部门预算支出安排总计500万元,其中:项目支出500万元,主要是体育彩票公益金收入500万元,用于全区的体育事业活动。
七、2025 年部门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组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从评价情况来看,本单位设立整体绩效目标的依据充分,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相符;预算编制合理;组织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资金使用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目标实现较为理想,达到预期目的。
1.部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情况
作为过程控制的依据,也为之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用于提升管理水平的依据。主要表现为:加强项目规划、绩效目标管理、完善项目分配办法和管理办法、加强项目管理、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等。
2.部门绩效评价结果拟应用情况
①加强绩效指标值设置的合理性。编制绩效目标前,项目申报人员应先确定项目内容和对应预算安排,同时熟悉部室下年度工作计划,根据计划设定切实可行的指标值;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绩效值存在较大偏差,及时调整并在以后年度设置绩效指标值时特别关注。
②规范项目资金调剂程序和项目资金核算。年度预算批复后,原则上不予调整,根据项目实际执行情况整合调整项目资金,在保证预算项目正常开展且项目资金存在结余,其他项目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按规定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另一方面,应规范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核算,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社保基金拨款:指用于负担单位退休人员的资金。
3、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来源之外的收入。
5、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和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会议费、差旅费等)。
6、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7、“三公”经费:按照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第四部分 部门预算表 (见附件)